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服务电话:
400-1797-618
售后服务及监督电话:
0536-3710123
地址:山东省临朐县龙山高新技术产业园汇龙山路136号
邮箱:jingmao@jingmaochina.com
施工工艺指南
凡选用我公司生产的硅酮结构胶,我公司检测中心免费进行相容性和粘结性试验。我公司检测中心也可代为进行其它厂家的硅酮结构胶相容性和粘结性试验,检测费用另行计算。
我公司检测中心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16776-2005进行相容性和粘结性试验,试验需要35天时间。我公司检测中心收到试验材料后将立即开展试验工作。试验结束后将用传真或特快传递的方式将试验报告送交委托方。 施工单位必须在收到我公司“相容性和粘结性试验合格,可以使用”的试验报告后才能进行施工。
工程图纸的审验及结构胶设计胶缝尺寸的验算
承建商必须依据工程图纸及相关设计参数,根据 JC102《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对工程硅酮结构胶粘结节点设计审验,对结构胶缝尺寸验收。以求达到最合理的节点和胶缝设计。结构胶设计胶缝尺寸可以按下式计算粘结宽度:
Cs-硅酮结构密封胶粘结宽度:
Wk-风荷载标准值(Kpa)
a玻璃的短边长度(mm)
f1-胶的短期强度允许值。按138Kpa计算。
根据具体情况对玻璃自重效应、地震效应以及温差效应等进行综合考虑,进行结构胶粘结宽度设计计算。
施工基本要求
对施工人员的要求
实现玻璃幕墙单元件的粘结密封,依赖于施工操作人员的高度责任心和严格、熟练的正确操作,这些应具有以下条件:
有高度责任心,懂得玻璃幕墙的安全可靠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
熟悉结构胶施工工艺程序,熟练掌握粘结密封操作技术和施工工具;能看懂工程图纸规定的粘结密封部位及配套材料状况。
施工技术条件的要求
硅酮结构密封胶的施工必须使用专用工具。
施工环境应光线充足、清洁、具有防火、防爆、防尘等措施。
施工环境温度一般不低于10℃,相对湿度不低于40%。对结构胶的生产日期、合格证书、检验报告、胶缝验算报告、相容性和粘结性试验报告——核对,产品应符合标准和幕墙设计要求。
施工工艺程序
基材表面清洗
被粘材料表面的清洗对工程质量的优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严格的表面清洗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清洗剂通常为异丙醇、二甲苯或丁酮。清洗用布应为清洁无绒毛的白布。
对被粘材料表面采用“双布擦拭法”进行清洗:
用溶剂浸润一干净布块,擦拭被粘表面,只能顺一个方向进行。
在溶剂未挥发之前,立即用第二块干燥而洁净的布块把被粘物表面上的溶剂擦去,不允许溶剂在表面上干涸。布块应定期更换,保证布块不对表面引起第二次污染。
清洁宽度应始终大于粘结密封施工的宽度,一般两边各放宽1cm左右。
当清洁窄而深的部位时,可用干净的布缠绕在工具上,按上述程序进行擦拭。
清洁后的基材必须在1小时内施胶完毕,否则必须重新进行清洗。
清洗质量的检验,使用清洁的白布块擦拭被粘的表面,要求布块无污染。
清洗过的表面不允许用手再次接触或其它任何方法再次污染表面。
清洗后1小时内不涂胶的表面,在涂胶前应重新清洗一次,方可施工。
注意事项
操作现场必须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和防火、防爆等安全防护措施,同时遵守有机溶剂使用的技术安全规定;使用溶剂时,只能从溶剂中倒出浸润擦布,不允许把擦布浸入溶剂内,以免污染溶剂,更不允许在被粘表面喷洒或涂刷溶剂,造成溶剂在被粘表面溢流,引起油污溶解而扩散到更大范围。
底漆应用
通过相容性和粘结性试验,确定是否使用底漆。
正确使用底漆有助于原本不易粘合的表面产生强而持续的密封粘合。底漆的使用应严格按下述方法进行: 底漆应在基材清洗之后、注胶之前使用。
用自然硬毛刷或干净无绒毛的白布在被粘合的表面涂上一层薄而均匀的底漆,切勿倾倒或过多使用底漆。必须时遮住被粘表面边缘以防止底漆施于被粘表面以外的区域。
仅对将于1小时之内进行粘结密封注胶的表面施用底漆。当灰尘较多时,在底漆干化后立即注胶。
底漆内含有挥发性易燃溶剂,因此要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使用底漆,且有防火防爆等安全防护措施。
结构胶的注胶程序及成品养护
在注胶之前,先用护面胶带将粘区域外沿的水平表面盖住,以防止在刮胶时污染这些区域。
单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可以直接用手动或气动枪施工,使用气动枪应调节好操作压力,防止注胶时产生气泡。
枪嘴口径应小于接口厚度,使枪嘴伸入接口二分之一深度。枪嘴应均匀适度地移动,确保接口充满结构胶,注胶时应防止移动过快或往复而产生气泡或空穴。
注胶完成后,应及时用刮刀将接口外多出的结构胶向内压实,使结构胶与接口的侧边相接触,以减少内部气泡或空穴,并保证结构胶与被粘表面充分接触,最后沿同一方向将接口表面刮平整。
修整完毕,及时除去护面胶带。并随即在单元板块玻璃或明框上标日期及编号,水平放置进行养护。
双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须使用专用打胶设备,按规定比例均匀混合,混合均匀性用蝴蝶试验方法测试(见附件),并填写记录。
再次搬动时间:标准条件下,单组份养护为7天,双组份养护为12小时。
完全固化时间:标准条件下,单组份养护为14天,双组份养护为7天。
施工质量检验
外观检验
对已制作好的幕墙玻璃结构单元件的外观进行逐块检查。结构胶应充满被粘部位,无气泡或空穴,否则应在气泡或空穴处切开,及时在切开的新鲜胶面上重新补实结构胶。
随批剥离粘结试验
取与结构单元件同质量的玻璃和铝型材,随单元件同时制作,按“施工工艺程序”基材表面清洗工序清洗,按“结构胶的注胶程序及成品养护”注施及养护结构胶。
注施结构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单组份7天,双组份3天。按图一从胶条一端以垂直或大于90℃方向用力剥离结构胶,检验结构胶发生内聚破坏(A)或粘结脱胶(B)现象,记录内聚破坏百分比。测定中,如果结构胶发生断裂,表明粘结良好(粘结强度大于内聚强度);如果在胶内气孔或缺陷处发生断裂,表面施工操作技术有问题。
单元件成品粘结性检验
检验完毕后,检验部位按注胶工程修复,原来的结构密封胶表面应干净新鲜,且与原结构密封胶之间产生良好的粘结性。
交付检验
对生产的幕墙玻璃结构单元件,应逐批进行交付检验,只有在粘结达到内聚破坏,并且外观检验无气泡无空穴时才能验收。
检验合格的填写施工质量检验报告,检验员应填写检验记录并签字,产品才能发运、安装。
如果检验发生粘结脱胶,应追溯检查施工操作技术,由技术质量部门决定增加抽样试验,对同批单元件提出处理决定。
双组份结构胶施胶前的检查工作
1、混胶均匀性测定——蝴蝶试验
该检验项目用来检测双组份结构胶的混合性。双组份结构胶使用之前必须进行该项目检验。
将混胶注胶机挤出的胶,挤注在规格为A4的白纸中间,折合将胶压平,再打开纸观察结构胶,混合均匀的结构胶应无异色条纹,如果胶上出现白色条纹,则表明混胶不均匀。
如果检测为混胶不均匀,应检查并适当调整混胶注胶机,再重新进行该项目检测,直到混胶均匀为止。(参考蝴蝶试验图示)
2、拉断时间测试
该测试项目用来检测双组份结构胶的固化速度,用以确定A、B组份之间的用量比例。双组份结构胶使用之前必须进行该项目
检测。
在烧杯或其化溶剂中放入适量的混合均匀的结构胶,将一条小圆棒或小刮刀浸入一部分到胶料中,并从胶料混合时开始计时,
每隔5分钟将小圆棒(刮刀)从胶料中抽出,并观察胶料扯起部分是否发生突然断裂。
如果未发生断裂,重新将小圆棒(刮刀)浸入胶料中,隔5分钟再从胶料中抽出,重复这一操作直到胶料发生断裂,并记录从开始计时到拉断时的时间。
正常比例的双组份产品突然拉断时间在20到90分钟之间,否则应重新调整A、B组份的用量比例。
我公司BLD8809双组份硅酮结构胶正常用量比例为体积比A:B=10:1(重量比13:1),用户可在8:1~12:1(重量比10:1~16:1)之间自行调整。B组份用量比例越高,突然拉断时间越短。(附拉断时间试验用图)
注:B组份反应活性高,极易因水解而失效,所以使用时不能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用户应注意密封保存。
使用者注意:本文所刊载的都是我们认为可靠的资料,由于实际情况千差万别,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的情况一概了解,所以不能保证我们的产品在某些用法与用途上正确性和适用性。用户在使用产品之前详细了解产品,然后自行确定最佳的使用方法。